上官巷、狄梁公街、皇华馆……隐藏在地名中的太原“密码”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太原 梁勇 上官巷、狄梁公街、皇华馆……隐藏在地名中的太原“密码”

上官巷、狄梁公街、皇华馆……隐藏在地名中的太原“密码”

2023-05-04 20:03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位于迎泽区的起凤街,是取《滕王阁序》中“滕蛟起凤”一句。明代这里建有贡院,是考取举人的地方。云路街本是贡院以西的通道,喻青云得路,即仕宦显达之意。皇华馆是皇华使者所居之地,即主考、副主考的接待所。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“皇皇者华”,是君遣使臣之诗,意勉其不辱使命,皇华是称颂使臣的美辞。位于杏花岭区的唱经楼是明代以来,科举考试后宣布考试成绩的地方,唱五经魁首的楼阁,故名“唱经楼”,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唱经楼。

如今,漫步在这些街巷,虽然沧海桑田,但依然能品读出浓浓的历史气息。

一座城市不光有位居高处的庙堂,更有凡夫俗子的烟火气。平民百姓给家门口的街巷起的名字,历经岁月更迭仍尽显古朴风情。如柴市巷、羊市街、棉花巷、剪子巷、酱园巷、毡房巷、铁匠巷、帽儿巷、炒米巷、豆芽巷等。

柳巷、柳溪街、绿柳巷,带“柳”字的地方,现在是或曾经是柳树成荫。海子边、南海子、西海子……带“海”字的地名,一定有水、湖或潭。这些老地名,传递出旧时太原人顺应自然的朴素思想。永安里、兴隆街、忠和里、仁和里……则反映出当时居住此地的人们的美好愿望。

留住记忆的老地名

一个个老地名,讲述着太原的传奇故事。然而随着城市发展,时代变迁,不少老地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。

为了留住城市记忆,近年来,太原市民政局开展保护、恢复老地名的工作。挖掘、恢复老地名,用已消失的老地名命名新修道路。同时加强地名文化建设,突出文化特色、注重历史传承,让新地名更具太原特色,并编制了《太原市街巷地名图册》《太原市街巷地名录》《太原市街巷地名图》《太原市地名志》。

钟楼街片区改造中,唱经楼前巷、毡房巷、大剪子巷等老地名得以恢复。上肖墙与典膳所之间的老地名湖广路被重新启用。

太原古县城复建中,恢复了上香道、马道巷、仓巷、楼儿院巷等老地名,让老地名再现光芒,有利于广大群众了解太原历史、传承地名文化。

好找易记的新地名

早年间,太原市每隔几年绘制一张地名图;如今,太原市的地名图一年一更新。

近几年,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,太原市新建的道路如雨后春笋,让人目不暇接。新建了道路,就要给它们起一个响亮的好名字。

“街巷路名应该具有指位性,方便、好找、易记,不求洋、不求怪、不求大,同时不重名,是我们对街巷命名的标准。”太原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工作人员介绍,在接到县(市、区)民政局提交的关于街巷拟命名的请示后,工作人员要进行实地调研,考察街巷拟命名是否合适。街巷拟命名通过后,会在市民政局官网上公示,征求群众意见。名称正式批复后,也会向社会公布。

拟定的街巷名称,公示期内,有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,将予以采纳。比如,万柏林区原先的西渠路经改造延伸后,拟仍命名为西渠路。但在公示期内,有群众反映,叫西渠路总让人想到是水渠边的小路,而此路周边有省博物院、省地质博物馆、市图书馆等单位,建议起名为文兴路,寓意文化繁荣兴盛。后来,市民政局采纳了群众建议,这条道路正式命名为文兴路。

为了给新道路、街巷取个“好名字”,小店区民政局聘请了由喜欢历史、熟悉地方民俗的退休老干部组成的“地名命名顾问组”。在给每条新街巷起名字时,都要征求顾问组的意见。尊重历史地名,同时不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,是顾问组为街巷命名坚守的“准则”。昌盛街、通达街、晨光街、先锋街,这些地名都寄托了人们期盼地方经济发展、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的心愿。

尖草坪区在命名主干道多福路时,与名胜古迹及美好意愿相结合,取崛 山的多福寺之名,寓意多福分、多幸福,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。

太原古县城恢复重建工程中涉及100多条道路的命名。晋源区除启用了一些老地名,还根据一些建筑物名称命名了道台巷、形意巷等地名;根据地理特点起了一些新地名,如泉眼多的巷子叫万泉巷,成弧形的道路叫伞儿巷,有习武练拳师傅居住的地方叫拳师巷……

正在建设中的潇河产业园区中心区域的两条主干街道,分别被命名为先行路、潇河大街。先行路寓意改革先行先试、改革创新、锐意进取;潇河大街,因位于潇河园区东西向中轴线,穿越潇河而得名。

“九河治理”工程中,沿着河道两岸新建的快速路,犹如一条条珠链,穿城而过,连接起市区与东西山,也承载着太原人的生态宜居梦。东(西)中环路、南(北)中环街、阳兴大道、卧虎山路、马练营路、兴旺街、广安街、张花街、迎嘉巷、兵工北路等新建道路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,使周边居民出行更加便利。东峰路南延、龙城大街东延、龙兴街东延、南中环街东延,使太原市区与晋中市主要干道实现连接,为加快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奠定了基础。

截至目前,太原市共有道路2045条,2017年以来新命名的道路达725条。

统一规范的地名标志

地名标志设置是社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。2017年以来,太原市累计投入700余万元,设置地名标志6012块,基本实现了地名标志全覆盖。2019年举办二青会和创建文明城市期间,在市区主干道路和比赛场馆周边设置地名标志2200多块,使地名标志真正起到了“本地人的脸,外地人的眼”的作用。这些地名标志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,统一使用规范汉字及汉语拼音书写。地名标志的设置,进一步强化了道路的方向感,东西走向的标志统一使用蓝底白字,南北走向的标志统一使用绿底白字。

如今,走在太原街头,细心的人不难发现,我市地名标志布局合理、位置明显、标示准确、导向清晰,提升了地名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,给城市管理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。

记者 郝晓炜

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

来源:太原晚报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